本轮经济周期结构特征明显,在未来经济运行过程中,高技术行业(包括高技术制造和高技术服务),景气度具有更强确定性。而修复空间较大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和消费类制造业,修复提速有待疫情管控放松以及调控政策发力,在地产缺位情况下,大众消费品更加受益。
1、哪些行业恢复空间比较大?制造业中下游消费类、部分设备类,以及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1)对于第一产业,在猪肉供给放量的情况下明显超过疫情之前,第二产业三季度虽明显回落但与疫情前中枢差距不大,第三产业,整体增速仅恢复至疫情前7成左右。2)对于第二产业,Q3虽回落,但与疫情前中枢基本持平。其中建筑业弱于疫情前,反映地产投资边际回落以及基建支出偏慢;工业部门中,采矿业和制造业上游明显弱于疫情之前,与碳中和以及能耗双控背景下的限产限电有关,中下游生产其实是强于疫情前增长中枢的,中下游仍有恢复空间的,包括食品类、服装类、部分设备行业,与消费偏弱、芯片供应短缺有关。3)对于第三产业,增速仅恢复至疫情前7成左右,消费型服务业弱于生产型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弱于高技术服务业。新兴高技术服务业如充换电服务、软件、互联网用电大幅增长,但占比并不高,不足以弥补传统服务业如道路运输、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的弱势。2、恢复空间大到修复提速,仍需要压制因素缓解。压制因素主要包括疫情压制、供给压制、需求压制三大类。1)其一是疫情压制,主要表现在服务业。疫情缓解的方向是确定的,但幅度的不确定性大,缓解节奏不会太快。2)其二是供给压制,主要表现在工业上游限产,中游缺芯。碳中和推进的大背景下,上游生产大概率处于持续偏弱。缺芯问题有望好转,因此中下游如仪器、运输设备、汽车生产压制将会不断缓解。3)其三是需求疲弱,主要表现在工业下游食品、饮料、服装等消费生产。从供需是否平衡角度,我们测算的供需缺口显示,出口部门需求强于生产,消费、建筑部门则弱于以往。从未来需求演绎角度,本轮与以往最大区别在于地产强调控,拿地偏弱将制约信用扩张,进而导致本轮需求反弹偏弱,而下游对土地带来的信用扩张格外敏感,恢复节奏可能弱于以往。4、就业恢复怎么看?从制约就业恢复的因素上来看,除中小企业存在持续经营、就业压力外,还存在三个方面的制约,其一是部分劳动力退出市场导致劳动力参与率较低;其二是疫情叠加消费恢复慢,消费型服务业就业偏弱;其三是限产、缺芯对部分工业部门生产、就业带来压力。预计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5、生产法角度可以提炼出哪些观察主线?1)主线一:高技术类。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机械设备类、新能源服务等,这些行业生产端高景气度具有较强持续性。2)主线二:消费类。地产缺位情况下,大众消费品可能好于可选消费,一旦就业缓解,就业与消费自我反馈将带来大众消费品量价齐升。本轮经济修复过程中,结构性特征明显强于以往,生产强但不是全方位强,内需弱也不是各项都弱,那么从生产角度来看,到底哪些行业还有修复空间?存在恢复空间的行业,是否一定会迎来加速修复?与此相关的就业未来如何演绎?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对2022年生产和就业进行展望。
整体上看,农业生产强于以往,建筑业偏弱,工业生产整体不弱,三产是主要短板。从生产角度来看,我们回顾前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会发现主要短板其实是在第三产业。1)对于第一产业,已经超过疫情前的增长水平。2021年Q3在整体经济增长两年平均增速只有4.9%的情况下(疫情前为6%),农业增速达到5.5%,远高于疫情前3.5%左右的平均增速,这与猪供给周期放量有关,猪肉产量增速也明显高于常态,未来随着猪肉供给的常态化回归,农业增长也将向疫情前增速中枢趋近。2)对于第二产业,Q3虽回落,仅略低于疫情前增长水平。2021年Q3第二产业增速为4.8%,与疫情前5%左右的增速差距不大,其中建筑业是主要拖累,Q3增速仅为3%,疫情前增速约为5%,反映三季度过程中地产投资边际趋缓以及财政支出较慢导致的基建偏弱。工业生产Q3为5.3%,相比Q2的6.4%确有明显回落,但相比疫情前增长中枢差距并不大。3)对于第三产业,整体增速仅恢复至疫情前7成左右。2021年Q3第三产业增速为4.9%,疫情前则超过7%,恢复度在七成左右,而三产是疫情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三产恢复慢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短板。进一步对行业进行拆分,二产和三产内部也存在明显分化。第二产业生产偏弱主要集中在上游,这部分生产在碳中和持续推进背景下难有明显回升,中下游则以食品类、服装类、部分设备类偏弱,随着缺芯缓解、消费回暖,未来将有所恢复。第三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走势分化,高技术服务业如充换电服务、软件信息技术、互联网增长强劲,但不足以弥补传统服务业的弱势,传统服务业尤其是接触型服务业,包括餐饮、租赁、交通运输仍处在疫情压制中,趋势性回升,但回升速度预计偏缓。1)对于工业部门,采矿业和制造业上游明显弱于疫情之前,与碳中和以及能耗双控背景下的限产限电有关,而中下游生产其实是强于疫情前增长中枢的。如果做进一步行业细分会发现,中下游也存在分化特征,弱于疫情前的行业包括中游仪器、运输设备,下游为食品、饮料、服装、皮革,中游行业恢复偏弱与芯片供应短缺有关,而下游则主要对应当前消费偏弱的状况,这两项在2022年都将有所缓解。2)对于第三产业,我们从国民经济核算和用电量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来看,恢复较慢的行业以接触型服务业为主,住宿餐饮Q3增速仅0.2%(疫情前5.5%),租赁和商务服务为-0.1%(疫情前8.7%),交通运输4.9%(疫情前6.5%),其余三产恢复度在80%以上,比如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若进一步考察细分行业,则需要借助用电数据,一方面,新兴高技术服务业如充换电服务、软件、互联网用电大幅增长,但整体GDP比例并不高(三者合计2.5%左右);另一方面,传统服务业,如道路运输、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相比疫情前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恢复空间大并不必然带来恢复提速,压制因素缓解才意味着恢复提速。结合前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内部仍有许多行业有恢复空间,但有恢复空间并不必然带来快速恢复,而是要看什么因素导致了恢复慢,这些因素是否会出现趋势性缓解,进而才会带来修复的提速。制约因素无外乎疫情压制、供给压制、需求压制三点。1)其一是疫情压制,主要表现在服务业。疫情缓解的方向是确定的,但幅度的不确定性大,取决于全球疫苗、疫情以及特效药的进展。对传统服务业的压制作用大概率不断缓解,但若没有特效药问世等突发事件,缓解节奏不会太2)其二是供给压制,主要表现在工业上游限产,中游缺芯。碳中和推进的大背景下,上游生产大概率处于持续偏弱的状态,但缺芯问题有望在2022年全球产业链恢复的背景下,不断好转,因此中下游如仪器、运输设备、汽车生产压制将会不断缓解。3)其三是需求疲弱,主要表现在工业下游食品、饮料、服装等消费生产。这部分压制因素分析需要进一步从供需是否平衡以及未来需求如何演绎两个角度展开。从供需是否平衡角度,出口部门需求强于生产,消费、建筑部门供需均弱,需求偏弱是制约下游生产扩张的主要因素。虽然PPI整体不断创新高,但是各行业PPI差异非常大,2021Q3上游各行业PPI涨幅普遍在20%以上,但中下游大量行业PPI涨幅并未超过2%,价格偏弱本身就是需求偏弱的反映。如果我们进一步将工业生产与对应的需求进行匹配会发现,出口部门的需求强于生产,供需缺口相比往年更高,同时也能够支持价格上涨,如金属制品、纺织行业;消费部门供需均不强,需求更弱,供需缺口相比往年更低,价格虽上涨但更多是以价换量,价格上涨但销量偏弱,如服装、饮料、制鞋等。从未来需求演绎角度,本轮与以往最大区别在于地产强调控,拿地偏弱将制约信用扩张,将导致本轮需求企稳反弹偏弱,下游恢复节奏可能弱于以往。房地产是以往宽信用的重要抓手,本轮地产调控下,地产商面临流动性紧张、持续经营困难的问题,因此拿地谨慎,在地产行业完成出清之前,这一状况都难有明显缓解,这意味着本轮信用扩张在幅度和速度上大概率弱于以往,因此由信用扩张带来的需求企稳回升较以往也会偏弱。从数据上看,一方面,整体上土地成交与M1增速相关性较高,并且对工业生产有3个月左右的领先性,这意味着工业生产2022年可能难有太好的表现;另一方面,行业对土地成交的敏感度也有较大差异,对土地成交敏感性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特征,如下游消费类文娱、家具、服装,既受益于终端需求回暖,也受益于地产周期上行带来的财富效应,本轮信用扩张过程中,这些行业恢复速率可能弱于以往。结合上述分析,从生产法角度来看,工业生产结构分化,服务业温和回升,预计全年一产三年复合增速3.6%,二产4.7%,三产增速5.9%。工业生产向常态化回归过程中,内部结构仍处分化状态,高景气领域主要是面向产业升级的高技术行业,向上修复领域主要是面向终端消费的生产行业,出口导向制造业处于回落状态,而高排碳行业则延续较弱状态,预计第二产业复合增速4.7%。服务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确定来源仍然是疫情,主要影响接触型服务业,非接触型服务业大体持平,一方面疫情对服务业的边际影响趋弱,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存在反复的可能,始终存在输入性传播的风险,因此接触型服务业虽温和回升,受制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仍大概率仍弱于疫情前的水平,预计第三产业复合增速5.9%,弱于疫情前7.5%左右增速。第一产业复合增速与疫情前大体持平。从就业结构上来看,第三产业是就业主体,占比约6成;农民工3成在制造业,2成在建筑业,其余在服务业。我国就业人口7.8亿,其中城镇就业约4.5亿,占比约60%,乡村就业约3.3亿,其中有2.8亿农民工。城镇就业中40%在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60%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民工2019年就业占比中,制造业单项占比27.4%,建筑业18.7%,批发零售、餐饮、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四项服务业加总为38.1%。
从制约就业恢复的因素上来看,除中小企业存在持续就业压力外,还存在三个方面的制约,其一是部分劳动力退出市场导致劳动力参与率较弱;其二是疫情叠加消费恢复慢,消费型服务业就业偏弱;其三是限产、缺芯对部分工业部门生产、就业带来压力。首先,劳动参与率可能低于疫情前。近期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与居民收入恢复慢、城镇消费疲弱形成鲜明对比。可能原因在于后疫情期间,国内也经历了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存在劳动力退出市场的情况,表现最明显的是农民工。农民工本身年龄结构日趋老龄化,2019年70%以上农民工为30岁以上,40岁以上占比接近50%,三季度农民工收入增速基本恢复至疫情前,但外出农民工数量仍为负增长(疫情前2%左右),这意味着大量农民工在同等收入情况下,并未选择外出就业。其次,消费型服务业也是制约就业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PMI就业与消费性走势出现明显分化,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消费性服务业还相差较大,并且并无缓解的迹象。细分行业来看,消费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餐饮、零售、公共设施等,恢复均较差,生产性服务业中仓储、商务服务也恢复较差。最后,前文涉及的工业生产偏弱的行业,包括设备、汽车、高耗能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由于细分行业的就业数据较为匮乏,因此我们采用PMI分行业就业与疫情前进行比较,明显弱于疫情前的行业包括汽车、通用设备、医药制造、黑色冶炼、石油加工、化纤等,主要源自缺芯以及限产导致的行业生产偏弱。2022年预计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上述制约因素中,劳动参与率以及消费型服务业趋于回升,但幅度偏缓,缺芯制约生产有望缓解,预计2022年整体就业情况与2021年基本接近。从GDP带动就业角度,疫情前GDP增长带来新增就业数量其实是在不断上升的,与三产占比提升及三产带动就业能力更强有关,1个百分点GDP增长对应200-220万新增就业。预计2021年全年两年平均增速5.4%(全年8%),而9月就业已经累计新增1050万,按照往年10-12月新增就业均值推算,年底能达到1300万,对应1%GDP复合增速带动240万新增就业。预计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复合增速预计在5.1%,若参考2021年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对应关系,则对应全年1200万左右新增就业。
国内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地产经济下行超预期。
“国君宏观2022年度展望”系列
旧叶新芽——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主报告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